超越競爭 | 市場需求下的痛點創新 產品的開發

市場痛點是取決於現有市場需求未被滿足部分,以產品、方式或是產品加方式進行創新,其目的是補足市場上尚沒有被滿足的缺口。也因此產品或方式都只是扮演一個滿足需求的媒介,其中心點還是人。人類的需求的層次可分為生理、安全、感情、尊重、自我實現,當滿足求溫飽的階段被滿足後,才會往更高的層次進行追求。

馬斯洛理論中將生理跟安全納入求溫飽的階段,多數人也往往會以為求溫飽是理所當然的現象,但現有狀況並非一成不變,社會的狀況往往會因為政治、經濟、氣候、宗教、科技或天然資源產生變化,這些變化進而會影響到人類的生存,以商業的角度來觀察,這些變化往往會衍生新的需求,一旦提供的模式、產品或是產品+模式能滿足這個需求掌握這個趨勢,就有機會已先行者的姿態席捲整個市場。

末日產品開發
末日產品開發  (末日概念可以參考 :  末日工具書 最後一個知識人 讀後有感  )

政治往往影響經濟、氣候、宗教、科技跟天然資源產的變化,近來由於美國川普總統對氣候政策改弦意策,對全球的氣候變遷的惡化更是雪上加霜,溫室效應加劇也造成氣候異變,在全世界颶風、颱風跟降雨量都屢屢創新高,既有的防災系統因為不足應付現狀陸續傳出災情,防災警示的科技對於民眾是越來越重要,只要能夠及早知道現狀,就能提早疏散群眾,進一步降低損失。

在台灣,24小時的降雨量超過50毫米稱為「暴雨」,超過100毫米稱為「大暴雨」,超過250毫米稱為特「大暴雨」。

在2018年的日本,每小時50公厘降雨量相當於是台灣「特大暴雨」4.8倍,一共發生了 350次;每小時80公厘降雨量相當於是台灣「特大暴雨」7.7倍,一共發生了 20次。因為這樣的環境練就之下,日本發展出很多防洪的預警設備或是方式。

(*因為計量單位不一樣,為求了解的方便性,把降雨量的標準換算成台灣的標準)

 

防洪的相關產品與設備

2018年七月西日本傳出暴雨,建築物、農作物、公共建設損失超過一兆一千五百億日圓。2019年日八 月九州破紀錄「大暴雨」疏散近百萬人。十月份剛侵襲日本的颱風哈吉貝造成河川潰堤,死亡人數已經增至56人,仍有15人失蹤。

為了降低或減損暴雨帶來人員生命或是財務損失,日本開發出來不少根防災相關的商品。在2019年八月特大暴雨襲擊九州北部,同時間相關貼文湧入一款名為「降雨雷達」的APP,這款降雨雷達是由Weathernews 公司開發出來,這款APP的精準度跟功能超越其他同類型APP,對於暴雨資料蒐集採取以下幾個模式

 

✅利用AI
✅日本氣象觀測站無人觀測設施1300 AMeDdAS
✅日本20座氣象雷達
✅Weathernews 自身數千座據點
✅個人會員扮演氣象記者

透過大量的數據資料跟人工智能,讓這款APP具備了以下的特點。

✅預測降雨範圍
✅預測降雨量
✅以十分鐘為計算單位
✅250平方公尺為單位(75坪)
✅未來三小時降雨量
✅流暢動畫不lag

日本防災系統建置

位於美國史丹佛大學的One Concern公司開也發出對地震或水災等防災的管理系統,在美國已經約有十個位於洛杉磯或西雅圖的自治團體採用。有鑑於日本天災的頻率的規模跟次數增加,日本保險公司興亞(SOMPO)與Weathernews及One Concern合作開發一款人工智慧系統,未來會用在分析並預測水災情況,熊本市已經於今年三月份跟日本興亞簽訂有關災害管理測試,預定這個系統會於今年開始使用。

此外為防止河川氾濫,日本埼玉縣春日部市建構了一座,被稱為「地下神殿」的外圍排水道,一旦降雨超過一定的標準,「地下神殿」內部調壓水槽可貯存主要河川超標水量,之後再把水排入河川,發揮洪水調節作用。

預防土石流的相關產品與設備

伴隨豪大雨來的是土石流,為了及早對位處於土石流警戒區的民眾發布撤離警示,2017年日本長崎縣練早市使用了一款物聯網的土石流警示裝置,在容易因為大雨坍塌的斜坡安裝一款可以測試砂石含水量的感測裝置,這一款裝置會偵測砂土重量、黏合力、摩擦力、土內水壓等數據,再將數據以無線方式傳送到附近中學的接受器,再利用網路將這些數據資料傳送到伺服器,讓伺服器算出斜坡安全率,當責人員再依照這些資料作為發布緊急撤離的相關依據。

起初這款裝置只能監控數據,但對後續的情況缺乏進一步的掌控,新的版本就把衛星定位系統的功能加進去,感測裝置算出砂土重量、黏合力、摩擦力、土內水壓算出斜坡安全率,斜坡上設置加速感應器就可以用衛星監控,優點是可以參考斜坡安全率等數據,對照感測器的位置,對於災情發佈的及時性及後續狀況掌握有更進一步的參考。

目前日本電信業者NTT DoCoMo 跟軟銀也已經投入這一塊市場,相繼利用衛星定位提供以公分為單位,預測可能位置的定位服務。NTT DoCoMo 正負誤差 2公分,軟銀正負誤差 1.4公分。

 

SMAP 在「世界上唯一的花」 有一段歌詞,「…….無論大花或小花,都不是相同之物。無法成為No.1也好,原本就是最特別的Only one。」,意思是我們本來就不盡相同,無需在每一場戰役都需要爭取第一,只要找到自己的特色,每一個人都可以以Only One 的身分存在。同一個產品在市場上也只會有一個第一,只要找出自己的特色跟競爭者的差異性,不見得每一個人都必需爭取第一,但都可以Only One 的狀態存在。

如果您對我們的內容有興趣,可以加入以下粉絲團

粉絲團:  深度學習創新實驗室

About 蔡 豐全

網路行銷 講師 勞動力發展署桃竹苗分署 微型鳳凰創業顧問 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 跨境電商生態村 顧問 台灣網商協會 顧問 中華職能開發策進會 顧問 新北市社企電商基地 輔導顧問 阿里巴巴認證講師 深度學習創新實驗室 計畫主持人
View all posts by 蔡 豐全 →

發表迴響